蘋果下一代顛覆性產品最早可能在明年問世。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最新報告,蘋果可能將在2022年中期推出MR頭顯設備。他預測蘋果的MR/AR產品藍圖分3個階段:2022年中期推出頭盔式產品;AR眼鏡最快在2025年推出;2030年至2040年推出隱形眼鏡式產品。
頭盔式產品: 1.預計在2022年中期推出。 2.目前數個原型機重量為200–300公克。若Apple能順利解決關鍵技術問題,最終成品重量將可降低至100–200公克,顯著低于目前所有的VR產品 3.此產品將透過配備的Sony提供的Micro-OLED顯示屏與數個光學模組,提供影像穿透式 (Video see-through) 的AR體驗。就技術而言,此產品也可提供VR體驗。 4.此產品設計復雜度在iPhone之上,意味著此產品的售價可能與高階iPhone相近 (估計約1,000美元)。相較于iPhone,此產品對EMS的附加價值更高,故獨家EMS和碩可望受惠于此趨勢。 5.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。 6.第一代頭盔式產品的產品定位較像是可攜式產品,而非移動產品。等到技術改善后,頭盔式產品也可改善移動性。 7.第一代頭盔產品的成功關鍵在于針對MR/AR應用提供非常順暢的顯示與操作流程。 8.雖然一直以來Apple投入重心是AR,但就硬體規格來看,此產品所能提供的沉浸式體驗 (Immersive experience) 可望顯著超越既有VR產品。 Apple可能將高度整合此頭盔產品與影像相關的應用 (如:Apple TV+、Apple Arcade等),做為關鍵賣點之ㄧ。 眼鏡式產品: 1.預計最快在2025年推出,相信目前尚未有原型機。 2.可能將采用Apple獨自開發、類似光波導 (Wave guide) 的技術提供光學穿透式 (Optical see-through) 的AR體驗。 3.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。 4.眼鏡式產品的定位為移動產品。 5.眼鏡式產品與頭盔式產品的定位不全然相同,故未來此兩產品線可能會同時平行并進。頭盔式產品能提供絕佳的沉浸式體驗,眼鏡式產品則更著重于提供「移動+AR」的使用體驗。 6.期待眼鏡式產品與Apple Car整合并提供創新使用者體驗。 隱形眼鏡式產品: 1.推出時程未定,預測這是2030年后的產品。 2.此產品將會把電子產品由「可見計算」時代帶入「無形計算」時代。 3.就目前技術能見度而言,此產品較不可能擁有獨立的運算能力與儲存空間。 蘋果頭戴設備走的是高端路線,郭明錤估計其單價約1000美元。這一定價遠高于同類競爭產品,未來可能與Facebook的Oculus、索尼的Play Station VR和HTC的頭戴設備展開競爭。 對于蘋果頭顯設備的推出時間,廣發證券的預測比郭明錤更早。1月12日廣發證券發布研報,稱蘋果MR頭戴式裝置有望于今年底開始量產。除了索尼Micro OLED顯示技術,“感測”將為重要功能,預期將搭載近10顆攝像頭及ToF。而AR眼鏡則還在研發當中。整體2022年,AR將成為重要功能,預估將帶動IoT (如眼鏡、手表、耳機)、感測 (光學) 和AI (芯片、算法)。 1. 天風國際預測MR (Mixed reality) /AR (Augment reality) 是下一個定義電子產品的創新人機介面關鍵技術,這也是Apple高度投入MR/AR原因。 2. 若從出貨量的角度,未來主流是MR/AR,僅支持VR (Virtual reality) 的裝置主要是針對小眾市場。 3. 預測Apple的MR/AR產品藍圖分3個階段。 Apple的成功歷史,本質上就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創新人機界面的發展歷史。 簡單來說,VR是把真實物體放入虛擬環境,AR是把虛擬物體放入真實環境,MR一般理解和AR類似,但是有很大的區別是,MR需要把真實環境通過攝像頭進行三維重建,再加入虛擬物體,進而可實現多人交互。 從技術范疇來講,VR是一種極端的AR情景,是AR的真子集;從應用層面來講,VR更加偏向娛樂性,如VR游戲等,但是AR和MR可同時具備娛樂性和應用性,因此AR和MR被認為在未來具有更好的發展前景。 從行業上看,XR設備前景廣闊。根據IDC預測,2021年,AR/VR在細分垂直行業將快速滲透,預計落地B端的硬件頭顯將占到70%以上。而VR頭顯出貨量有望在2021年增長46.2%,到2024年將以48%的復合增長率增長。 近年來,蘋果積極布局 AR/VR技術,并陸續公布了多項 AR/VR 專利,AR開發人員平臺AR Kit也早已上線,iPhone12 Pro 及 iPhone12 Pro MAX 均搭載了LiDAR激光雷達技術,但尚未在MR/AR領域推出創新性設備。 頭顯設備顯然承載了蘋果引領下一代消費電子產品的期許,該產品也將進一步影響蘋果產業鏈。 郭明錤認為蘋果頭戴式裝置供應鏈的能見度在2021年下半年將會有顯著改善。目前頭盔式產品的主要受益者中,索尼可能為蘋果頭顯設備提供Micro OLED顯示屏與數個光學模組,成為其獨家顯示屏供應商,和碩可能為其獨家EMS供應商,部分光學零組件相關供應商也將參與其中。 目前,XR產業鏈主要包含終端、核心器件(芯片、傳感器、顯示屏、光學器件、攝像頭)和配套外設(手柄和體感設備等)。 推出獨立運作的MR/AR硬體產品為成功關鍵。 Apple雖早已發布ARKit與讓iPhone/iPad配備LiDAR,但尚未在MR/AR領域取得明顯成功,關鍵在于仍欠缺獨立運作并針對MR/AR使用行為而設計的裝置。Apple的優勢之一在于生態整合,相信在Apple推出MR/AR硬體產品后,將會加速生態與產業成長。 MR/AR長期可望取代所有配備顯示屏的電子產品,潛在商機巨大。 MR/AR產品在開始快速發展的數年內,提供創新體驗的其中一個重要方式是透過與既有消費性電子整合。然而,長期而言,MR/AR產品具備取代所有配備顯示屏電子產品的潛力,雖這不意味配備顯示屏的電子產品將瞬間消失,但隨著MR/AR快速發展,既有配備顯示屏的電子產品的換機周期將會逐漸變長。 更多精彩內容,加入ARC社群掃二維碼或搜索(ID:arinchina),轉載請注明版權和原文鏈接! 聯系站長: +86 136 7918 4994 |
Copyright © 2013-2019 ARinChina增強現實 All Rights Reserved.陜ICP備13003260號-1